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上财北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体验

时间:2017/11/27 11:14:40

来源:上财北郊高中    作者:张洁    选稿:陈乐

[内容摘要]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不是进行所谓权威性的评价,而是利用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把知识学习、技能习得与人格完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关键词] 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语文教学基本是唯一的教学信息传递场所。“大语文教育”无法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因此,新课程标准设定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把它当作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认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作了定性描述。这是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讨论、综合十几家说法、迄今为止最具有某种法定意义的精当表述。说它精当,是因为切中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目标这三处“肯綮”。就目标而言,既然是交际工具,便要让学生掌握语文技术;既然是文化载体,便要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完成人文积淀,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不仅是语文学科课程的任务,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归。

从人格层面上看,情感、意志、性格等指向自我个性一端,品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指向人生态度一端。个性因素大多秉承先天而来,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态度因素则大多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同化和顺应。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自觉、果断、坚韧、自制等意志品质,均在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活动中产生和强化,各种性格的形成也同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熏陶、自身的实践分不开;品德是社会价值观和自我内省相结合的产物,个人修养是文化的积淀和人生经验的浓缩,价值观念则是社会公德、集体意识、传统秩序在人脑中的反映。总之,健全的人格由健康的个性和端正的人生态度构成,因而须臾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正是以它的实践模式和人文特征,对人格的培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从选题到评价),要紧紧围绕完善人格这一目标。

从技能层面上看,处在底层的是知识,上层是能力。我并不否认,也不排斥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要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但它不同于语文学科以间接承传文化精华为主,而是亲身习得因活动而需要的人生经验。在习得经验的过程中,各学科综合知识乃至处世经验比语文单科知识更多更重要;打开眼界、扩大胸襟、获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单科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更重要;前沿科学、即时信息、生活语文比相对稳定,也相对陈旧的“语修逻文”更重要。综合的、宽泛的、新鲜的“全语文”知识和“生活化”积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独立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群体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语文技能是语文知识和生活积淀的升华。应该说以上提到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同语文学科课程中提到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所不同,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语文知识更具即时性,语文能力更具活动性。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技能目标,是对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弥补。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格的完善和技能的习得是语文教育价值集中之所在,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之所在。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指导策略

1、把握好一个指导原则:既不“越俎代庖”,也不“袖手旁观”。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会把握不好指导的分寸:一种情况是仍以“教学权威”自居,认为学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和水平,担心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好而干脆“越位”,把本该由学生做的事,如课题的选择、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安排等,“包办”代替了;另一种情况是认为既然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体验,实施的主体又是学生,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好了,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必要去引导组织、指导督促。这两种片面的指导观都是极其错误的:“越俎代庖”使学生无法主动探索研究,失去了亲自参与实践的体验,更谈不上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袖手旁观”又过于放手给学生,使学生失去教师的指导而放任自流。我觉得: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能算是以最先进的教学形式表现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那么,该如何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权威者变为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这就是“到位”。其次,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可以研究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如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欣赏、社会语文现象透视、民风民俗研究等等,学生对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从哪里去搜集相关资料,又怎样将搜集来的资料形成成果等问题就不是很清楚,在不同程度上可能都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另外,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虎头蛇尾、畏难情绪等,都有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和效果,因而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有了教师恰当的参谋、正确的指导,学生才有可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切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因此,教师在发挥指导作用时要坚持做到:“不旁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研究学习;“不越位”——参与但不代替学生去实施;“不代谋”——启发但不用自己的设想替代学生的思考;“不指令”——指导但不指令学生按教师的想法去做。

2、加强三个方面的指导:选择课题、制订计划、搜集资料。

第一,怎样选择课题——这是“方法”指导。

选题一是要宁小勿大,不要贪大求全,如果研究面铺得过大,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文字表述虽可能面面俱到,却往往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至于内容空乏,劳而无获。因此研究时应从小处入手,集中一处用力,这样才会有滴水穿石的成效。二是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中体会到快乐。三是所选的课题难度要适宜,既要符合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又要条件许可,能较易获得相关资料,还要考虑能否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或同学有效的帮助,以顺利克服研究过程的困难或障碍。

第二,怎样制定计划——这是“目标”指导。

在制定计划时,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两点:一是要有“长计划”,即制定出实施的总体目标计划,包括完成时间、研究方法、成员分工、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形成什么成果、所需的条件等;二是要有“短安排”,即制定出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计划,包括研究的实施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分配、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尽可能定得详细些,以使今后课题实施能顺利进行。

当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再周密的计划都是书面的、静态的,而实际的过程则是灵活的、动态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制定了计划,心中有了数,研究的方向和步骤就会更明确,实施起来也就会更顺利。

第三,怎样搜集资料——这是“途径”指导。

教师指导的重点:一是在学生需要时,提供获取资料的有关途径,如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查阅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哪些报刊书籍有相关的资料,哪些网站有所需要的信息等;二是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将查阅到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以备后用;三是鼓励学生增强信心,因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资料基本上是文字资料,所以学生在搜集过程中难免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若此时再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动摇甚至放弃的念头,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实施。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案例——《文人笔下的秋》研究课题指导

1、研究课题的确立

历史上曾有许多咏秋的诗文,有的渲染秋的肃杀之气,有的抒发悲凉之感,有的歌咏秋是成熟的季节,有的展示壮烈高昂的情怀,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以写“秋”为题材的诗文就有:《诗经·蒹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古今咏秋诗文的比较阅读,领悟“自然与人生”处处相通的哲理,探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是大有裨益的。

2、指导目标

⑴通过指导学生查寻、阅读、鉴赏、比较以写“秋”为题材的文章,探寻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思想、情感状态,由感性到理性,探究、评说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⑵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及比较阅读水平,同时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陶冶高尚的情操。

3、指导研究的实施过程

课题确立了,指导目标也确定了,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搜集资料。无论研究对象是什么,占有资料总是关键。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搜寻了下列关于秋的名家散文。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

●济南的秋天(老舍)

●秋虫的鸣声(周作人)

●秋的公园;红叶(茅盾)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异国秋思(庐隐)

●秋(丰子恺)

在阅读、鉴赏这些名家之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地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下来。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我都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共同切磋,师生互动,一起推动研究进程。在研究初有成效时,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并引导他们不厌其烦地推敲琢磨,使研究渐人佳境。学生的课题越做越觉得还可深挖细掘,他们对各自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具有浓厚的兴趣。

4、意义

此次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我感觉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在研究中,学生们那勇于探究的精神和敏锐的感悟能力不断撞击着我的心灵,给我以启发。学生研读作品,我也参与阅读与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可说是一个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过程。在探究中,我与学生共同前进,这样愉悦而充实的体验是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无法获得的。

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也让我懂得了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场所,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也不是真理的奉送者,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得知识,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行为,有了这些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质疑的精神和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一过程本身也蕴含着成果,如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因为研究性学习主张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倡导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反对强迫专制,让学生在主动的活动中尽情地表现他们的个性,这就为学生民主理念的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探索《中国文人寄予秋的人生哲理》这一子课题时,同学们以人生、生命为主题,反思自己人生成长,热爱生命,感悟人生的价值,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行举止,学习在多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由此可见,没有自主活动,就没有真正的良好的个性培养。而学生在获得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懂得了尊重他人,并逐步养成团队精神、民主意识和高度合作的现代素质,这就为人际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并体会成功的喜悦,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我想,这些正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深远意义所在。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